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3
1 |
齊邦媛講 |
我對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研究的看法 |
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文學講座1:臺灣文學在臺大 |
|
齊邦媛 |
|
|
3
2 |
葉石濤 |
臺灣文學史綱──六○年代的臺灣文學──無根與放逐﹝鍾肇政部分﹞ |
葉石濤全集‧評論卷五 |
|
鍾肇政 |
|
|
3
3 |
廖清秀 |
《臺灣文學史綱》弄錯《恩仇血淚記》 |
臺灣文學評論 |
第8卷第3期 |
葉石濤 |
臺灣文學史綱 |
|
3
4 |
楊青矗等 |
參與行動走向開闊的大道──「臺灣文學討論會」紀實──臺灣文學的展望 |
黃得時全集4 |
|
楊青矗 |
|
|
3
5 |
劉雅薇 |
初萌的身體意識:論楊守愚小說底層女性的身體書寫 |
臺灣文學場域的生成與典律反思──第十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楊守愚 |
|
|
3
6 |
藤井省三 |
日本的臺灣文學翻譯現況﹝《臺灣文學史綱》部分﹞ |
臺灣日報 |
|
葉石濤 |
臺灣文學史綱 |
|
3
7 |
葉石濤 |
《文藝臺灣》與《臺灣文學》 |
臺灣文學的悲情 |
|
張文環 |
文藝臺灣、臺灣文學 |
|
3
8 |
葉石濤 |
《文藝臺灣》與《臺灣文學》 |
葉石濤全集‧隨筆卷二 |
|
張文環 |
文藝臺灣、臺灣文學 |
|
3
9 |
王敏 |
臺灣的新文學理論批評──陳少廷的《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》和葉石濤的《臺灣文學史綱》 |
簡明臺灣文學史 |
|
葉石濤 |
臺灣文學史綱 |
|
3
10 |
真理大學人文學院臺灣文學系 |
|
第十五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李魁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李魁賢 |
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