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1
1 |
陳惠遙 |
編者與作品──文學與社會歷史的交涉(1986─1987)﹝季季部分﹞ |
爾雅1980年代「年度短篇小說選」研究 |
|
季季 |
|
|
1
2 |
劉振琪 |
笠詩社詩人「生肖詩」研究──以杜國清、非馬、陳鴻森作品為討論對象 |
「笠與七、八○年代臺灣詩壇關係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杜國清 |
|
|
1
3 |
陳素娥 |
雲林地區戰前(1945年前)的小說作家──四○年代前期的雲林小說作家──李瑞月(季季)(1944─) |
雲林地區小說之研究 |
|
季季 |
|
|
1
4 |
丁威仁 |
臺灣本土詩學的建立(上):七○年代《笠》詩論研究﹝杜國清部分﹞ |
戰後臺灣現代詩論 |
|
杜國清 |
|
|
1
5 |
楊昌年 |
復興時期的小說發展──作品抽樣分析──短篇小說[〈擁抱我們的草原〉部分] |
近代小說研究 |
|
季季 |
擁抱我們的草原 |
|
1
6 |
朱天 |
詩即象徵──杜國清詩學理論新詮 |
第五屆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|
|
杜國清 |
|
|
1
7 |
張系國 |
十萬個為什麼 |
女人究竟要什麼? |
|
張系國 |
|
|
1
8 |
韓鐵樁,蔣小雯 |
杜國清和他的《李賀》 |
文學研究參考 |
1987年第2期 |
杜國清 |
李賀 |
|
1
9 |
陳韋廷 |
張系國訪談整理稿 |
知識分子與疏離──張系國前期小說研究 |
|
張系國 |
|
|
1
10 |
應鳳凰 |
臺灣文學研究在美國──七○年代末迄今──第三階段:九○年代迄今──杜國清與《臺灣文學英譯叢刊》 |
臺灣文學評論 |
第4卷第2期 |
杜國清 |
臺灣文學英譯叢刊 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