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4
1 |
梅家玲 |
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: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﹝〈山川草木〉部分﹞ |
正典的生成: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 |
|
呂赫若 |
山川草木 |
|
4
2 |
劉紀蕙 |
創造、否定與社會體:論葉榮鐘與《南音》的有機體與變態論述 |
臺灣文學研究新途徑國際研討會 |
|
葉榮鐘 |
南音 |
|
4
3 |
劉正偉 |
戰後臺灣第一場現代詩論戰──關於紀弦與覃子豪的現代詩論戰 |
雛鳳清鳴: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第三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紀弦 |
|
|
4
4 |
陳萬益 |
賴和與魯迅:以「國民性」話語為中心比較 |
臺灣文學研究新途徑國際研討會 |
|
賴和 |
|
|
4
5 |
劉正偉 |
戰後臺灣第一場現代詩論戰──關於紀弦與覃子豪的現代詩論戰 |
雛鳳清鳴: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第三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覃子豪 |
|
|
4
6 |
黎湘萍 |
經典構成的因素:從白先勇、王文興到張大春 |
正典的生成: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|
|
王文興 |
|
|
4
7 |
梅家玲 |
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: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﹝〈植有木瓜樹的小鎮〉部分﹞ |
正典的生成: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 |
|
龍瑛宗 |
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|
|
4
8 |
黃國彬 |
石破天驚識吉甫──李辰冬的《詩經通釋》、《詩經研究》、《詩經研究方法論》讀後 |
中原文獻 |
第14卷第8─9期 |
李辰冬 |
詩經通釋、詩經研究、詩經研究方法論 |
|
4
9 |
梅家玲 |
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: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﹝〈閹雞〉、〈頓悟〉部分﹞ |
正典的生成: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 |
|
張文環 |
閹雞、頓悟 |
|
4
10 |
梅家玲 |
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: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﹝〈她往何處去?〉部分﹞ |
正典的生成: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 |
|
謝春木 |
她要往何處去──給苦惱的姊妹們 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