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5
1 |
賴松輝 |
張文環的〈重荷〉、〈論語與雞〉研究 |
第二屆南區四校中研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 |
|
張文環 |
重荷、論語與雞 |
|
5
2 |
黃千珊 |
異端──試論白先勇〈寂寞的十七歲〉家庭機制及其影響 |
歷史、性別與族群──中興大學、中正大學兩校臺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|
|
白先勇 |
寂寞的十七歲 |
|
5
3 |
謝世宗 |
企業管理、性別分工與本土資產階級的想像──楊青矗與陳映真比較研究 |
性別正義:探索家庭、校園與職場的重構機制國際會議 |
|
楊青矗 |
|
|
5
4 |
林明德 |
賴和〈一桿秤子〉的悲劇性:影響研究之一例 |
臺灣文學研究新途徑國際研討會 |
|
賴和 |
一桿「秤仔」 |
|
5
5 |
孫致文 |
李辰冬《詩經》研究初步檢討──以〈六月〉醫師為中心 |
中央大學第四屆全國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|
|
李辰冬 |
|
|
4
6 |
李如恩 |
帝國、權力的空隙:《行過洛津》中歷史展演的異質空間 |
東亞文學與文化年輕學者國際研討會 |
|
施叔青 |
行過洛津 |
|
4
7 |
張韡忻 |
舞廳裡的戰場‧情場‧市場:郭良蕙五、六○年代小說的女性 |
第八屆臺政臺文所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|
|
郭良蕙 |
|
|
4
8 |
紀宛蓉 |
「回歸」思潮下的文化病理反思:施叔青小說《牛鈴聲響》、《琉璃瓦》研究 |
第十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:臺灣文學場域的生成與典律反思 |
|
施叔青 |
牛鈴聲響、琉璃瓦 |
|
4
9 |
莊士玉 |
魔女們──郭良蕙五○年代小說論 |
第三屆臺大、政大臺文所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|
|
郭良蕙 |
|
|
4
10 |
黃湘玲 |
論殖民關係下的遷移經驗:以施叔青《風前塵埃》為例 |
東亞文學與文化年輕學者國際研討會 |
|
施叔青 |
風前塵埃 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